激昂的青春 优秀生报导两则

激昂的青春 优秀生报导两则

2020-12-03 10:06 | |

(一)追求完美的“双料状元”

──记清华大学“领军计划”人选、南开中学毕业生李栋

  

黝黑的皮肤,清瘦的身材,在同学中他似乎并不起眼;有时很安静,有时也能侃侃而谈,眼神中闪烁着认真和坚定的光芒。这个叫李栋的单眼皮男生,在“牛人辈出”的南开中学理科实验班里,一直毫无悬念地稳坐“第一把交椅”。最终,以“高考实考696+政策优惠20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天津理科实考分和投档分“双料状元”,顺利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而实际上,早在去年底他就已经被清华大学天津招生组的老师揽于“麾下”──在“新百年计划”选拔中,李栋获得总分优惠60+专业优惠20分,是清华大学“领军计划”的认定人选。

学什么玩什么  样样都有计划

采访那天,李栋安静地在南开中学校门口等我们,顺便帮同学们守着小书摊。清爽的南开校服、简单的双肩背书包,丝毫不显张扬,看不出他就是那个以716分的高分(语文121分、数学146分、英语145分、理科综合284分,市优干20分加分)考入清华的学生。被记者采访绝对是李栋12年学生生活中很特别的经历,能看出他有些小紧张,不时用手推推眼镜。

当年从蓟县渔阳中学考到南开上高中,现在即将离开南开中学,李栋特意选在“情系南开”的时钟前留影。“三年的南开生活,暑假里参加了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的夏令营,开阔了眼界。没有参加学科竞赛,每天的学习生活都特别充实。”简简单单几句话,李栋就把自己的学习经历概括出来。

李栋填报了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国际班,“不去香港上大学了,那儿太热了。”李栋说。也许是受家庭影响,这个沉稳的男孩有了大学毕业后的初步打算——创业。他觉得,创业需要多面手,所以上大学的时候就更要在多方面锻炼能力。比如博览群书、参加社团、行万里路……都在他的计划之内。

“我们班平均分642分,同学们个个都很牛!”李栋说自己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拼命的,“我爱观察每个同学的优点,比如我很钦佩我的一个好友,他身上的开朗、阳光、聪慧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踏实、沉稳、追求完美”,班主任老师何文说,李栋之所以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源于他有较强的计划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把工作交给他,他都会想尽办法完美地完成,“他是个有目标、有追求、有责任心的孩子,这几点综合在一起,让他难以被超越。”

如果不是记者提问,不是有学妹崇拜地过来邀请他去班里讲学习经验,他不会提起自己“年级第一”的牛人成绩,更不会把自己超高的考分挂在嘴边。“我高考语文成绩只有121分,你们问到的学生中还有比我这分更低的吗?数学也没有考好,这不是我平时的水平,不过现在再让我做一遍高考题,我感觉还是不要了,特别是语文,心有点慌啊!还是现在放假好,打算好好刷一下美剧。”看来“第一名”也有贪玩的一面呢。

不搞题海战术  看美剧学英语

从不参加辅导班,没学过奥数,也绝不熬夜搞题海战术,李栋每天的生活简单规律:早上630分起床,晚上11点睡觉。

除了学习,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加入校报记者团、参加生物社和诗社,直到高三还一直担任年级学生会副主席和班里的团支书。假期,他会一整天躲在家里“刷”美剧,“我跟着美剧学英语,效果挺棒的。”他推荐《老友记》《辛普森一家》,有助于同学们学英语。

“高二时每天下午3点多放学,我就跑去学了吉他和网球。”李栋说,初中时喜欢一个人静静画素描,如今吉他成为学习之余放松心情的好帮手,每次考试前,他都会早起弹几首曲子,让自己心情放松下来再去考试。

除了学习,在很多人看来,如果校报记者团记者、团支书、学生会副主席……各种身份加诸在一人身上,肯定也会牵扯许多精力,能推就推一些,可李栋从不“卸载”:“我追求完美,所以想把每一件事做好,而且我‘听话’,哪有往外推的道理?”高三一年,作为班里的团支书,李栋还跑前跑后当起了联络员,同学不会的问题由他汇总,去问老师,之后再耐心告诉同学。

学习了5年素描、学会了弹吉他、学会了打网球,独自在外求学的日子里,李栋也不会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沉闷。累了的时候听听歌、考试前弹弹吉他、心情烦躁了就刻个橡皮章,李栋说,会自我调节也是能保持学习动力的好办法。即将去清华大学参加新生夏令营的李栋给自己收拾好了行囊:一本魔幻现实主义的《百年孤独》、一份同学录、一个杂记本、全套刻橡皮章的工具、洗头水,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李栋还带了一个绿色的乌龟手偶!“这个手偶从小就跟着我,跟我的朋友一样,烦闷的时候、高兴的时候,都可以跟它交流交流。”面对这个可爱的手偶小朋友,李栋不再是那个让人崇拜的优秀生,反倒有些孩子气。

准备错题本  学习要“听话”

一个优秀的孩子,很多家长会很关心他的家庭教育,可无论是李栋还是他的妈妈,还真说不出个经验来。李栋告诉记者,从小到大,他取得好成绩的经验就是两个字——“听话”——老师和家长都这么教育他。不过这种听话绝对不是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而是认认真真听老师的讲课、认认真真完成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次考试。李栋的父母这些年也几乎不跟别的家长交流教育经验,因为真的没有经验可交流,就是放手让孩子专注地做每件事情。“如果说点经济投资方面的事,我妈还能说几句,可是教育经验,真是说不出来。”李栋非常坦率地说了父母的“盲点”。

“其实这次我也考砸了!”李栋笑着对记者说。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几乎是他的口头禅。虽然李栋的成绩在南开中学理科实验班一直遥遥领先,但他几乎从没对自己满意过,每次考完他都会静下心来剖析问题,“我一直都准备有错题本,记录下每次做错的题,每道题都要深入分析错的原因。”功夫下在平时,考试前他只要翻阅错题本,剩下的时间就去弹弹吉他、听听音乐。

他看书有自己的方法:把书读薄。他举例说:“比如历史,先把整本书读完,我会拿出一张白纸,开始按书里每章节的标题,默写一个提纲,每个历史事件的时间、起因、影响等串成一条线,把相关知识联系到一起,默写完了,整本书也就记住了。”

(文/贾林娜胡春艳  摄影/刘耀辉)

(二)“90后时评作家”的公民之心

──记清华大学“拔尖计划”人选、杨村一中毕业生肖亚洲

 

肖亚洲跟班主任韩敏陶在一起

首位获得清华“拔尖计划”认定的天津学子、“90后少年时评作家”──这便是杨村一中文科班毕业生肖亚洲,今年顺利考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后,许多媒体在报道中对他的描述。

“拔尖计划”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后设立实施的“新百年计划”项目之一,面向具有学术理想和创新潜质、在某方面才华突出并取得成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经选拔认定后,在高考录取时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今年全国各地的申报者中,仅20余人获得优惠认定的资格,并最终被清华录取。

40万字时评集的“90后”作家

肖亚洲个子高高的,一头浓密的自来卷,五官还未褪去少年的稚气,笑起来憨憨的,用时下流行的词来说就是“萌”。

能写出有见地、有深度的时政评论,在很多人看来,应该是勤于思、敏于行并有相当社会阅历的人才有能做到,而《权力的边界》《公意的砝码》《人文的温度》三本厚厚的、四十余万字的时评集摆在眼前,我们很难相信这就是出自天津杨村一中高中生、而且有点“萌”的肖亚洲之手。

肖亚洲出生于19958月,目前已经小有名气,他的时评文章常见诸报端和主流新闻网站,还担任过《北京晨报》、《楚天都市报》、《青岛晚报》等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者和特约评论员。去年,这些文章被九州出版社分三册结集出版,总的主题被定为“一个90后的社会人文沉思录”。

光看书名,就知道作者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翻到目录,更是让人惊讶:“爱玩‘单挑’的局长是个啥角色”、“问责的游戏”、“1000万套保障房的分子与分母”、“韩正市长的大实话”、“寒酸的校车,豪华的公车”……题材涉及了近几年出现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细读文章,小作者也用了很多新的词汇,观点也没有人云亦云,提出了自己犀利的观点,比如,在《环保部啃不动的“乌龟壳”》一文中说出“无论怎么看,建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违法项目,都像是乌龟背上的一具硬壳”的想法。

作为在校中学生出版时评集的第一人,肖亚洲的时评涉及了公民权利、社会转型、城市化问题等严肃的话题,特别是对农民工群体有着更多的关注,文笔自然,嬉笑怒骂间有着犀利深刻的观点,传递着正能量。

就是这样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他的作品赢得了于建嵘、梁文道、鄢烈山、秋风、熊培云等知名评论家的倾情推荐,还有《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著名政论家周瑞金(皇甫平)为其作序。专家们评价他的文章“体现出了独立思考精神和公共情怀、人文情怀、批判情怀”。暑假时,肖亚洲在王府井书店看见了这3本书,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今年初,天津作协公布了一批新会员,当时仅17岁的肖亚洲名列其中。他是目前天津作家协会年龄最小会员,也是全国省级作协中唯一的“90后”时评作家。

从手痒痒的小学生到不会缄默的专栏作者

“我写时评文章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从小的一个习惯,也算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吧。”肖亚洲开门见山地介绍自己,“家里的晚餐时间就像一个沙龙,爸爸妈妈喜欢谈论一些社会热门事件,久而久之,我也加入他们的讨论,说的多了,我就开始手痒痒,想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父母也是挺支持的。”而且,上学以来,《南方周末》《南风窗》《半月谈》《瞭望新闻周刊》《参考消息》等时政类报刊杂志成了肖亚洲的必读课外读物,也给了他尝试写作时评文章的动力。

肖亚洲说,小学三年级时,他写了第一篇时评《有些地方是哪些地方》,发表在河北省的《杂文报》上,得到40多块钱稿费,全部贡献出来给班里买了书,“心里的成就感就别提了”。现在,三本书的稿费达到五位数,亚洲计划把稿费贡献给学校,在母校杨村一中设立“亚舟公民写作基金”,算是对热心公民写作的同龄人的鼓励。

“小时候写时评就是手痒痒,试试身手,后来随着见识的增长,到了高中写时评文章,那就是个人观点的自然表露。”亚洲说,“在出版的三本书里的文章,很多都是在各新闻媒体上发表过的,大多是网站上,比如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新民网、凤凰网、红网等。还在《南方周末》《杂文月刊》等报刊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可以说,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已经成为我的业余爱好,看到不公平的事、荒诞的事,我总有想说点什么的冲动。”比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看到马路烧烤,穿行在烟熏火燎中,肖亚洲就有了给北京市长写信的强烈愿望。“我就是一个无法对现实保持缄默的人,不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总感觉有什么事没有做完似的。”

从发表第一篇时评杂感,肖亚洲就没有停止时评文章的写作。到了高一,他的时评写作和文章发表就已步入正轨。到了高二的时候,他几乎写作成瘾,从午休看时事到下午打腹稿,完全是利用晚自习后的时间,一天一篇,将自己的心中所想一气呵成,“我就是写出了一个普通公民的心中所想,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这跟小学时想给北京市长写信的初衷是一样的。”

“北漂”让我更怀公民之心

2000年起,新世纪作文比赛推出了一系列少年作家。在随后的十年里,“少年作家”们层出不穷,“低龄”成为出版社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噱头,而表达少年内心世界的彷徨以及华丽的文风几乎成为少年作家们的标志。相比之下,肖亚洲干净简洁的文字,犀利却不失清新的文风,立论清晰针砭时弊的理性思考,显得独树一帜。

“我写不好那些表达迷惘和颓废情绪的文字,只能写直面社会现实的时事评论。”他说,对社会上某些荒诞、闹心的事,他无法保持缄默,“我的内心始终蕴藏着质朴的‘道德冲动’。性格即文体,有的人活成了散文,有的人活成了小说,我愿意活成杂评。”对于自己选择的写作方式,肖亚洲语气中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肖亚洲最初的写作冲动是对某些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愤怒”。但随着“阅读经历”的丰富和知识面的扩大,肖亚洲逐渐意识到时评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愤怒”,而是“理智地用犀利的文字捍卫弱者的权利、呼吁对生命和尊严的维护。”他说,“我不是反对一切,更不是‘愤青’,写作只是源于爱、正义和真理难以触摸时深刻的伤痛,即使是批判,最终也指向人性深处的温暖。”

因为父母工作的调动,肖亚洲的童年和少年比同龄人多了些“漂泊的经历”。从家乡湖北到北京上小学,再到落户天津,肖亚洲非常感慨:“我也是个‘北漂’呢。‘北漂’时间久了,我也说不清自己是哪儿的人了。”正因为多了这些经历,对看到的人和事就会多些思考。

在三本书的后记中,肖亚洲把自己的写作归为“公民写作”,即以公民的自觉在公共领域发言。“它可以是建言的,也可以是批判的;可以面向公众,也可以面向体制,它唯独不可以背离这样一种理念:为了公民和人的权利。”肖亚洲认为,公民写作与年龄大小无关,90后虽然没有丰富的阅历,但能够从阅读“经历”中掌握许多信息,也能写出许多杂文家、时评家需要积累许多经验才能写出的深刻文字。他认为“公民写作”,就是要以公民身份,促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规范,就公共事务理性发言。用自己的笔,为弱势群体鼓与呼,推动社会进步,“哪怕是一小步”,也是肖亚洲乐见的。

2006年春,小学五年级的肖亚洲就已经为几个农民工子女被迫交纳高额借读费给北京市教育部门写信,并最终促使该问题得到解决。“现在看起来很稚嫩,但我没有顺从、麻木或者只在口头抱怨,而是用文字说了心里想说的话。今天,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还会选择当年的做法。”

20117月,陕西省城固县冒出一个用来收容关押上访人员的“法制培训班”,用饥饿、打骂等手段折磨上访者直至其“息诉罢访”,造成一名上访者被活活饿死。肖亚洲就此写了一篇《“法培班”事件中的刁官与刁民》,首发在湖南红网“红辣椒评论”。在民间和官方都引起了特别大的反响。

这篇时评获得“2011年度红辣椒评论佳作奖”。还有网友将肖亚洲评为“2011年度十大影响力(新锐)时评作家”。尽管这顶桂冠来自民间,但其中分量可想而知。

有意思的是,湖南红网“红辣椒评论”的几位编辑,两三年时间里先后编发肖亚洲的时评文章五六十篇,一直以为他是教师。直到他因这篇评论受邀去衡阳领奖时,才知道他的身份是一名在校高中生。

独立精神与家庭熏陶

肖亚洲觉得自己如此痴迷文字的原因是家庭的熏陶。他说,父母都酷爱读书,家里光是装书报的箱子至少有10个,油墨香伴随了肖亚洲的整个童年。

茶余饭后和父母讨论交谈,是他最为欢快的家庭记忆。在这样的“家庭论坛”里,也培养了肖亚洲的独立思考精神。和父母在同一个问题上的平等对话,让他学会了在任何时候都真诚地、尽量有高度地看待一个问题,而不是仅仅顺从于他人的思想或某种习俗。

“这实际上就是在培养我的批判意识。所以我们家庭也有争论,常常会因为某个问题,父子之间争得面红耳赤,但事后都感觉过程很愉快。”

但对肖亚洲来说,父亲赋予他的绝不仅仅是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而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他说,“爸爸没写过一篇时评,但他有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底层关怀意识,有一种为弱者代言的身份自觉。这种态度一直影响这我。”

“我的父母都很关注时事,家庭又很民主,平时在家讨论时事的时候,他们也会听取我的意见。”这种家庭氛围,对肖亚洲的影响颇深,直到目前,他仍然保持着与父亲交流的习惯。

据介绍,高中三年,在北京工作的父亲常用短信与在杨村读书的亚洲进行交流,内容涉及各个方面。三年间,父亲发给肖亚洲的短信字数加起来有10万字之多。

亚洲的父亲肖先生是一名资深媒体人,会不会有他父亲的捉刀代笔?不少人曾提出这个疑问。对此,肖亚洲很淡定。“曾经有三批调查,第一批是作协,第二批是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官,还有不少媒体记者,他们都到杨村一中调查过,结果是一致的。”

杨村一中德育副校长周玉波称,亚洲的确是在坚持写作,他把写作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全凭兴趣,每天中午和课间,别人在休息,他在找选题和构思,晚自习后再写出来,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

提及写作技巧,肖亚洲称,他只写自己看得透的问题,“每次写作,我都会把一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先搞清楚,看不透的问题,我先不写。”

“他就是个善良的好学生”

“思想成熟”的肖亚洲并不觉得自己“另类”,也不像一些人认为的“有才情的孩子一定不合群”。

韩敏陶老师是肖亚洲的班主任兼政治课老师。在韩老师眼中,肖亚洲就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学生,“单单是他对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就很让我感动。我的腿受过伤,他每次看到我都会为我腾出自己的座位。我想,就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关爱,才能让他写出直抒心中所感的文章,才让他的文章充满人文关怀。肖亚洲出书固然为他骄傲,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是同龄人中少有的,才是老师最为他感到自豪的事。”

这个大男孩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同学中也人缘极好。虽然不是体育健将,但他觉得自己是“重在参与。”高二的时候,他还参加了天津武清国际马拉松比赛,作为群众运动员,跑了个800米。他的一位同学母亲因病去世,生活拮据。肖亚洲想帮助这位同学又担心伤害他的自尊心,便从自己的生活费中省出300元钱,悄悄地放在那位同学的书包里。“至今他还不知道是谁放的。”肖亚洲说。

“如今社会上很多评论90后的词语都是负面的,但我所在的班级每周都会举办‘时事论坛’。每个同学会选取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人人都能表达自己独特新颖的感悟和思考。我也能在和同龄人的交流中获得灵感。”肖亚洲觉得,“90后们已经以自己的方式绽放。我们大多数并不像前辈担心的那样,而是能够独立思考、客观表达的一代人,对社会有责任和担当的一代人。”

尽管学习紧张,肖亚洲也不愿完全放弃爱好,聊着聊着,他突然冲回教室拿来一个读书笔记给我看,上面贴着从《南方周末》上剪下来的“城市边缘的童年”和其他剪报,记下所想所感;还有阅读明史写下的文化散文,甚至还有一篇写了大半的时评“人才选拔的‘形’与‘体’”。如此执著的爱好,是不是有以此为业的理想?肖亚洲非常干脆地说:“当然!我就是要当一个有学术背景的公共知识分子。”

进入高中阶段,课业负担十分繁重。为了写时评,肖亚洲总是利用早晨和午休时间,匆匆浏览当天网上热点新闻,捕捉评论由头,下午和晚上做一些酝酿,晚自习回家后挑灯夜战写就。“写得最疯的时候是高二,几乎一天一篇。”

但是学习毕竟是肖亚洲的“主业”,为了不耽误学习,他经常琢磨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然后将全部精力用在构思和写作上。除此之外,就是利用节假日查漏补缺,“从高一开始,我没度过一个完整的寒暑假,长假和两周一次的休息也经常在教室度过。”

两年下来,肖亚洲的成绩始终是文科班的10名左右。这样辛苦的生活肖亚洲却甘之如饴,“当你对某件事情充满激情,你总能在逼仄甚至严酷的环境中,找到并拥有一块心灵的绿洲。”

清华大学发现这个苗子后,派出两位教授、硕士生导师专程到武清,对肖亚洲进行深入考查,还通过杨村一中主管校长、高三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老师和肖亚洲的同学等,全面了解肖亚洲的成长过程、学习成绩、写作水平,将其列为“拔尖计划”候选人。经过自主招生的笔试初试后,在今年初进行的复试中,清华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尹鸿教授和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金兼斌教授等5位专家学者组成的面试团,对肖亚洲进行了几十分钟的专业测试。最终在高考中,肖亚洲取得了616分的成绩,加上50分的“拔尖计划”优惠加分,这位90后“小才子”顺利被清华大学录取到新闻学(新闻与传播)专业,成为清华“拔尖计划”录取的首位津门学子。

 

肖亚洲参加新生座谈会后陈吉宁校长等合影

清华大学“拔尖计划”不仅重选拔,更加重培养。“拔尖学子”入学后,清华将发挥综合性学科布局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安排名师作为导师,优先推荐学生参加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学术创新团队,在指导教师、创新经费、活动场地、实习机会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开展学术交流、海外一流大学研修、自主立项创新等多方面的因材施教,为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继续探索,提供丰富的成长土壤,促进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文/张子琦 贾林娜 高立红  摄影/刘耀辉 御智斐)